千言萬語
- HanWen Chen
- 2016年5月1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上圖攝於 日光 中禪寺湖
前一兩個月荒廢以久的blog,
其實有這千言萬語訴說不盡,
但是每次打開blog的時候千頭萬緒卻又不知道從何開始下筆,
今天就來傾吐一下一肚子的廢話。
1.音樂和照片
忘了以前看過哪位歐美大師的專訪,
說是聽巴哈學習結構的,
這麼玄的言論,
我那時聽到實在無法理解。
一來我古典音樂造詣實在淺薄,
二來音樂和畫面的結構我實在很難想像要如何結合在一起。
如今聽到聽到宮原夢画老師評論同學Saran作品的時候,
重新整理排列了一下他的作品,
說到有音樂的流動感。
這下我又似懂非懂了,
好像有這麼一種玄妙的感覺,
但是又無法歸納或是具體地對他這一番言論在腦中做出完美的理解。
只能歸咎於我的功力尚未到達這種境界。
以前聽別人說照片能顯示心境,
我也覺得很玄,
總感覺這種東西能夠偽裝。
以前蜷川実花有一套作品,
說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帶著相機去拍櫻花凋落,
聽起來就是會有一些晃動或是模糊的影像出現,
果不其所然就有這類型照片。
記得那時候我在看的時候,
覺得不太相信,
總覺得比較像是刻意製造出來的效果。
後來我自己親身經歷後才發現,
有些事情身體其實騙不了人的。
拍攝時的心情和心境真的會影響拍攝,
明明不可能手震的,
或是明明就不可能歪斜的,
駕輕就熟又行雲流水的拍攝,
回家看照片後才發現一堆奇怪的低階錯誤。
只是人家有名的攝影師能夠表達心境,
我只能是功力太差而已。
我也曾經想過是否能夠讓照片傳達出聲音的感覺,
但「感覺」這種東西還是因人而異的,
感受力和聯想力好而且又多愁善感的人,
總能更輕易地從一些細節中體會到各種感受。
所以即使你拍攝一個交響樂團,
看照片的人如果對這方面不夠敏感,
也有可能不會在腦中響起任何旋律。
2.我
最近遇到一些新的老師,
都很極力地想要幫我們找出自己的路,
但是每當被問到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的時候,
廢話特別多的我總是語塞。
之前可能曾經有提過,
其實我自己也不了解我自己,
被問到喜歡什麼「東西」的時候,
就是回答不出來。
喜歡的歌、食物、電影這些倒是很容易,
好像對「物品」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喜好,
我總不能回答相機、電腦這些東西吧。
興趣也是很平凡的拍照、唱歌、寫作、打電動、看電影和聽音樂,
站在客觀的角度看自己,
真的是相當沒有特色的一個人。
但是從上次老師叫我們收集五十張喜歡的照片之後,
才開始正視我的另一個興趣,
我對神祕的東西其實也很有興趣,
古文明、外星人、鬼怪、前世今生、歷史故事我都很有興趣,
所以這次畢業製作我就想往這方面前進了。
活到二十六歲,
都還不認識自己,
感覺有點好笑。
對別人的事情可以看得透徹,
但是最不了解的卻是自己。
也因為沒什麼個人特色,
前一陣子低潮的時候也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這樣,
所以其實也沒有什麼攝影的才能。
雖然從來也沒有怎麼跟別人談論過這方面的事情,
但是偶爾還是會聽到朋友對自己的評價,
也不知道是大家人太好還是怎樣,
好像在別人眼中我也是有某些特質,
只是我自己不知道而已。
就像是腦子被封鎖「我」這個關鍵字一樣,
想自己的事情都很不明白。
3.自己的世界觀
在日本,
說到一些藝術家或攝影師,
常常都會說到他們擁有自己的世界觀這類的話。
有時候看著自己的照片,
也常常在想我是否擁有著某種獨特的世界觀。
冷靜客觀地來看,
無論是誰,
長期拍攝下來,
總是會有某種傾向,
這也是攝影在你無意之間把你在意的事情透漏無疑的證明。
技術層面牽扯的比較複雜,
倒是可以先不考慮。
但是拍攝的內容,
一定有某些東西出現頻率很高,
一般都是花花草草啦,
我自己也是。
如果只是偶爾出去玩才拍照的可能就比較沒辦法討論,
平常常常拍照的人作品比較多,
應該才比較能夠有足夠的素材來構築自己的世界。
我的世界好像很安靜,
有人但是都很少又很渺小,
雖然這樣,
但是常常看見人類生活留下的痕跡,
天氣總是陽光四溢又風和日麗,
也許大多數的人都覺得平淡無奇吧。
很羨慕那些擁有強烈攻擊性世界觀的人,
也許是個性使然吧,
有些世界是我怎麼樣也構築不來的。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