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暗房之後

  • 作家相片: HanWen Chen
    HanWen Chen
  • 2015年7月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茶室

上圖 攝於 たてもの園

今天聽說有些攝影學校早就已經沒有暗房課程了,

某對手學校也只剩黑白暗房,

因為要洗彩色底片好像麻煩很多,

我們也是二年級才會接觸,

所以在這還能夠自由接觸底片的時代裡,

還是好好地墜入其中才好。

記得那天我們第一次在暗房裡把燈全部關上,

放相的時候還能開著安全小紅燈,

但是底片顯像的時候是要在全黑的環境進行。

我被早我一步上這堂課的同學告誡,

第一次的失敗率非常高,

我一顆心噗通噗通地狂跳,

卷著我三小時拍攝的底片,

一顆心七上八下。

等待的時候既漫長又黑暗,

還好遠方的放大機不知道為什麼,

反射出一點一點的小光點,

在這樣全黑的環境裡面看起來還真像星空。

跟旁邊兩個留學生在那邊練瘋話,

還說可以寫一個在暗房裡面的故事,

就是那種開了燈不知道為什麼就抱在一起之類的,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變成bl,

我就不在贅述了。

結果還好我的底片無事成功了,

反而是之後在家裡顯像的三卷底片全部都有失敗的部份,

害我一怒之下投資了小滾珠科技來挽救我未來那些底片。

看著手上那些從拍攝、沖片、放相全部不假手他人的照片,

也許品質還不是這麼好,

但比起數位照片多了那麼一些個性吧。

因為任何一個步驟都會因為自己的操作問題而有所影響,

而每一張照片也變得獨一無二,

已經不是那種每個人到同樣的地方按下快門都能拍得出來的照片了。

每週的課程中,

讓我整個人投入其中,

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的課就是暗房課,

每次都埋首苦幹,

一個不注意就印了十幾張照片。

因為我沒有掃瞄機,

光看底片那一小格反轉的畫面我真的很難知道到底拍得怎麼樣,

有時候還看不懂自己拍的是什麼勒。

以前看森山大道的書的時候,

他說他很不細心地對待底片,

亂丟打結纏在一起,

什麼顯像的時候太隨便弄得太濃之類的,

以前雖然能夠想像,

但是現在才真的完全地懂了。

底片該怎麼說呢,

一個必須細心呵護,

但是卻又可以不用這麼無微不致的東西。

說怕刮傷、怕指紋、怕灰塵,

這些的確是要注意,

但是其實也沒有必要把它當作寶貝來呵護啦,

就是小心一點就好了。

上次我一卷底片因為卷片的時候一些意外,

又扯又拉的,

最後就真的體會到什麼既做底片刮傷了@@

想一想還真諷刺,

現在還有人要刻意後製刮痕的勒。

說不上是愛,

但是如果可以,

我還真想自己有台放大機,

但是現在比較實際的還是一台底片掃瞄機,

好貴啊......


 
 
 

Comments


Recent Posts

© 2023 by MATT WHITBY.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