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通姬
- HanWen Chen
- 2015年4月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井之頭公園好像也是熱門的賞櫻地點,
最大的看點就是那垂到水面的櫻花,
還有鴨子船能踩,
即使是平日的白天,
公園裡野餐的人也多得很,
這讓我更不想到上野公園去了......
這時鴨川突然湧上心頭.....
後來到距離車站有一點距離的小金井公園,
雖然那邊的櫻花不密集,
但一棵一棵都相當有看頭。
看到那公園裡草原各地野餐的人們,
心理又想起了台北,
來日本之後台灣好像不知道為什麼流行起野餐,
而且好像常常是在華山的樣子。
如果台北也有廣大的綠地和充滿季節感的公園有多好。
大安森林公園是台北最大的公園了吧,
但總覺得好像還少了點什麼的感覺。
而且現在台北空氣污染太嚴重,
連太陽都能直視了,
長期待在戶外甚至吃東西,
好像反而更不好。
在小金井公園,
有不少櫻花樹配合地上植物花朵的組合,
其中被命名為衣通姬的一棵櫻花樹,
和地上的諸葛菜配合起來,
實在很夢幻。
主要是因為那顆衣通姬實在生長得壯大,
那肢幹的延伸在某個角度看起來真的很漂亮,
但是反而在那附近野餐的人竟然很少。
不過回家看照片的時候,
怎麼樣都對那顏色不滿意,
櫻花的新葉的顏色總是很黃,
而櫻花本身其實幾近白色,
現場看沒什麼問題,
但拍回家就覺得美度差很多,
只好靠修圖讓他漂亮點。
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
一本初心只是想在世界上留下足跡,
但是這好像單純到有點支撐不起夢想。
看著我最近一系列的花花草草,
或許只有少數人或只有我自己知道到底在拍什麼。
從很久以前就開始濃縮粗製濫造的影像,
也許一次的外拍選了幾十張,
真正會上傳分享的大概都只有兩三張了吧,
而那兩三張就是我當次外拍最想拍的主題和一些值得分享的意外發現吧。
上次和阿木聊天的時候,
他翻出一個和我風格很像的攝影師的作品,
如果不是他舉這例子給我看,
我還真的不知道我的照片原來有這種傾向。
不知道該怎麼說,
主要就是人幾乎不太會成為主角,
但是會讓他們進入景色裡,
然後會把複雜的畫面簡化成某種構圖。
以前林大師也說過我的照片無人論,
不過這是眾多因素合成結果啦,
也不是我刻意想要這樣的。
有人覺得照片拍得漂漂亮亮很無趣,
有人覺得照片就是應該拍人,
有人覺得照片就是應該要很藝術,
有人覺得照片就是要很文青,
有人覺得照片要有背後的意義,
才算得上是好照片。
這個問題我從大學就想破頭到現在,
只能騙自己那是因人而異的,
不要想那麼多,
想按快門的時候就按。
雖然我的照片通常都不會得到什麼反饋,
但是看到tumblr或twitter有人轉貼我的照片,
我就很開心。
語言學校畢業的時候,
忘了是誰在給我的留言上寫說,
看我的照片會感到輕鬆愉快,
讓我覺得沒有白費我去拍下這些照片。
其實照片,
除了可以反映心理以外,
也能反映當下自己擁有什麼。
長期觀察的話,
就能看出不少端倪。
上次看到一篇說各種攝影師的直接講法,
拍風景的人是個半自閉人士,
其實非常正確。
文字的創作我也停了很久,
最近的是寫鴨川神祕女子吧,
還有那時候為了京都那一年寫了一些詩而已。
不管是以前寫文章還是現在拍照,
都需要觀眾,
就是因為沒有所以才會放棄的吧。
說來說去其實只是因為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
所以搞得樣樣通樣樣不精,
唱歌也是、吉他也是、寫作也是、拍照也是,
今天你問我專長是什麼我還真的沒辦法說出半樣,
說起來都會很心虛,
更悲慘的是連打電動都打輸人。
現在決定朝攝影邁向專精之路,
希望我放棄了那麼多以後,
是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Comments